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历史书

前面提过,旧约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部分,每部分对耶稣的位格都有特别的着重点。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是第二部分,共有十二卷书,处理以色列国的历史。这些书卷涵盖国家的生命,从占领土地一直到有二次被逐离,并且丧失了国土,这样的结局都因以色列的不信和不顺服。这段以色列的历史大约有八百年,这十二卷书描述以色列人征服和占领迦南地,士师的统治,王的设立,以色列分裂为南国和北国,亚述攻占北国,巴比伦俘虏南国,在尼希米和以斯拉的带领下以色列人归回到耶路撒冷。

这几卷书使我们预备迎接基督弥赛亚的来临,可以下列的方式来了解:

历史书:预备基督8

约书亚记

士师记路得记

国家占领土地

国家受压迫

神权政治:这几卷书涵盖以色列由神统治的时期(主前1405-1043年)。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下

列王纪上1-10

列王纪上11-22

列王纪下1-17

列王纪下18-25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下

国家的稳定

国家的扩张

国家的荣耀

国家的分裂

北国的衰败

南国被逐离国土

圣殿的预备

圣殿的摧毁

君王政治:这几卷书追溯以色列君王政治的历史,从设立一直到主前586年被毁灭。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圣殿的恢复

耶路撒冷城的重建

国家百姓的保护

复兴:这几卷书描述余民被掳七十年之后归回故土(主前605-536年)。

书亚记(占领和征服)

作者:

约书亚。

年代:

主前1400-1370年。

书名:

不像旧约前五卷书,本书书名取自其中主要人物,嫩的儿子,摩西的帮手约书亚。约书亚原本的名字是何希阿(民13:8;申:32:44),意思是「拯救」。但在旷野漂流的时候,摩西改名为约书亚(Yehoshua),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或「拯救,耶和华」(民13:6)。Joshua(约书亚)是Yehoshua的缩写。这名字等同于先知对约书亚、探子、人民的期盼或提醒,要他们了解战胜仇敌和占领土地是借着主的力量,而不是靠人的才能、智慧、能力。本书以约书亚为名,虽然约书亚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策略家之一,但他的智慧和军事成就均来自主,惟有主是我们的拯救。正是祂带给以色列胜利,消灭以色列的仇敌,并使其占领土地。

主旨与目的:

约书亚记的主旨与目的是占领、征服、划分应许之地。约书亚记显示神信守应许,祂向以色列所行的一切就如同祂所应许的(比较创15:18;书1:2-6,21:43-45)。约书亚记所记载的事件是有选择性的,要表现神替祂的子民特别干预一切极度不利的情势。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儿子以撒诞生,以及占地为业,进了坚固的城,都显明神信实守约;这在乎神的作为,不论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成就(见罗4)。

关键字:

占领,征服,胜利,分地。

钥节:

1:3 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

1:8-9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 9 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11:23 这样,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他们为业。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24:14-15 「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事奉他,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华。 15 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钥章:

对任何国家而言,领袖的更换总是重要的时刻,以下是约书亚记的钥章。

一到四章:记载领袖从摩西更换成约书亚,以及约书亚受神委任时,神对他个人应许和鼓励。这四章也记载以色列人借着神的力量穿越约旦河,以及穿越约旦河的记念,及随后的陈述:「当那日,耶和华使约书亚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

第廿四章:领袖的更换的重要本质,同样是重要的一章。本章约书亚提醒百姓从亚伯拉罕的时代,以色列人从埃及被拯救出来,穿越约旦河,一直到击败迦南人,神都是信实的。他吁求他们记住务要忠真,否则会被主灭绝。

重要人物:

约书亚、喇合、迦勒。

约书亚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本书虽然没有直接预言弥赛亚基督,但是有多处预像指向救主。约书亚以二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预表基督。首先他的名字约书亚Yeshua)是Yehoshua的缩写,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这名字的希腊文和耶稣(Jesus)的名字相同。实际上使徒行传7:45中,就称约书亚为耶稣(Jesus)。其次,约书亚就是基督的预像,因为他成功带领以色列进入应许的迦南地,得着安息(比较来4:8)。象征我们信靠基督就进入安息。约书亚预表救主,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2:9-10)。此外,5:13-15约书亚遇见耶和华军队的元帅,这无疑是基督显现,即基督降生来世前的显现,教约书亚明白,祂来是要作元帅。最后喇合的朱红线绳(2:21)描述拯救须要透过基督的宝血和死亡(比较来9:19-21)。这位外邦的妓女听见神大能的作为,相信了,也藏了探子,当耶利哥毁灭时,她就被救了出来;此外,她也出现在基督的家谱中(太1:5)。

大纲:

I. 入侵迦南(1:1-5:12)

A. 委任约书亚(1:1-9)

B. 约书亚对人民的命令,以及他们的回应(1:10-18)

C. 窥探耶利哥(第2章)

D. 过约旦河(第3章)

E. 纪念过约旦河(第4章)

F. 人民行割礼(5:1-12)

II. 征服迦南(5:13-12:24)

A. 胜利的条件:神作为元帅(5:13-15)

B. 在中央的战役(第6-8章)

C. 在南方的战役(第9-10章)

D. 在北方的战役(11:1-5)

E. 回顾胜利(11:16-12:24)

III. 迦南的划分(第12-21章)

A. 二个半支派的继承(第13章)

B. 迦勒的继承(第14章)

C. 九个半支派的继承(15:1-19:48)

D. 约书亚的继承(19:49-51)

E. 逃城(20:1-9)

F. 利未人的城邑(21:1-45)

IV. 结论(第22-24章)

A. 对祭坛的争论(第22章)

B. 约书亚的训话(23:1-24:28)

C. 约书亚的过世(24:29-33)

师记(背离神、审判和拯救的七个循环)

作者:

传统上认为撒母耳是本书的作者,但实际上并无法确定作者是谁。撒母耳可能收集从士师到先知如拿单时期的资料,而迦得可能是编辑这些资料的人(见代上29:29)。

希伯来书名是shophetim,意思是「士师、统治者、拯救者或救主」。Shophet的涵义不仅有维持公义和仲裁争论,而且有「解放和拯救」。士师首先拯救百姓,然后他们统治和主持公义9

年代:

主前1050-1000年。

书名:

本书书名取自称为士师的领袖;士师则是神兴起来要拯救以色列脱离压迫者的人。2:16:「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是本书书名的最佳表达。然而,神才是以色列最终的士师和拯救者。神本身允许先让以色列受到压迫,藉此管教一再地背离神的以色列,然后,国家悔改和呼求神的帮助之后,神再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

主旨与目的:

约书亚记和士师记的氛围有很强烈的对照,以色列从胜利的欢欣到失败的苦痛,从自由到压迫,从前进到倒退。那么,为什么有本书呢?

以历史而言,士师记衔接约书亚时代和先知撒母耳之间的历史缺口,接在撒母耳之后就是扫罗、大卫统治下君王政治初期时代。士师记记载背离、压迫、呼求和拯救的七个历史循环。如此,也就说明了以色列需要君王政治的缘由。当每个人都任意而行时(21:25),国家需要一位公义的王来领导。

以教义而言,士师记使我们注意几个重要真理。如同神在申命记所警告:顺服会带来祝福,而不顺服会带来神的管教和压迫。不过士师记也提醒我们,当人们转向神,向祂呼求和悔改,恒久忍耐和有恩惠的神会拯救他们。士师记的主旨是借着描述重复的循环来揭示;这些循环的模式,首先都是背离神,然后是神管教的压迫,接着是百姓的呼求和悔改,最后是神兴起士师来拯救国家。

关键字:

恶(14次),士师,判断,审判(22次);循环。

钥节:

2:15-16 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 16 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2:20-23 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他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21 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 22 为要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23 这样耶和华留下各族,不将他们速速赶出,也没有交付约书亚的手。

21:25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钥章:

一到二章中我们回首过往,看见以色列的罪;昂首向前,看以色列将被奴役。就此而论,此二章提供本书关键问题的概观。以色列的失败,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在重复的语句之中:「没有赶出……居民」(士师记1:21,27,29,30)。这个早期的失败,是以色列后来对主不忠诚的要因。所以第二章是本书的摘要,其余内容则是一个个循环的记载:从敬虔到不敬虔,到压迫,到最后神透过士师来拯救以色列。

重要人物:

士师,包括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和巴拉、基甸、陀拉和睚珥、耶弗他、以比赞、以伦、押顿,和参孙。最为人熟知的士师是底波拉、基甸和参孙。

士师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每一个士师都是统治者-拯救者,所以他们是救主的画像,肩负救主、公义的拯救者和王的工作。

大纲:

士师记可以很容易划分成三个部分:恶化(1:1-3:4),拯救(3:5-16:31),沦丧(17:1-21:25)。有些人把本书划分成七个背离神的循环。

I. 衰颓—引言,士师时期的理由(1:1-3:6)

A.政治情势(1:1-36)

B.属灵光景(2:1-3:6)

II. 拯救—士师时期的历史和管理(3:7-16:31)

A. 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压迫和俄陀聂的拯救(3:7-11)

B. 摩押人的压迫和以笏的拯救(3:12-30)

C. 珊迦打败非利士人(3:31)

D. 迦南人的压迫和底波拉和巴拉的拯救(4:1-5:31)

E. 米甸人的压迫和基甸的拯救(6:1-8:35)

F. 亚比米勒的残暴(9:1-57)

G. 陀拉担任士师(10:1-2)

H. 睚珥担任士师(10:3-5)

I. 亚扪人的压迫和耶弗他的拯救(10:6-12:7)

J. 以比赞担任士师(12:8-10)

K. 以伦担任士师(12:11-12)

L. 押顿担任士师(12:13-15)

M. 非利士人的压迫和参孙的一生(13:1-16:31)

III. 腐败—背离神和混乱,士师时期的毁灭(17:1-21:25)

A. 米迦和但人的迁移(17:1-18:31)

B. 便雅悯人的战争(19:1-21:25)

得记(士师记的补遗)

作者:

和士师记一样,作者身份无法确定,即便犹太传统认定是撒母耳;然而,此说法可能性不高,因为路得记的作者提到大卫,而撒母耳早在大卫登基以前就过世了(4:17,22)。

年代:

主前1000年。

书名:

路得记取名自主角之一,摩押女子路得。路得是大卫的曾祖母,出现在救主的家谱中(太1:5)。圣经中另一以女子命名的书卷是以斯帖记。

主旨与目的:

路得记叙述一对以色列夫妇,在闹饥荒的时候迁移到摩押地的故事。当这对夫妇在摩押时,丈夫和二个儿子去世,留下母亲(拿俄米)和二个儿媳妇(俄珥巴和路得)。拿俄米决定回到以色列,而路得坚持要与她同行。她们回到以色列后,便向亲戚波阿斯求助;最后路得嫁给了波阿斯。

路得像黑天鹅绒毛上一颗璀灿的钻石,在黯淡的士师时期闪闪发光。当混乱、自私、腐败当道时,路得记叙述了忠贞、纯洁、爱的故事。在遍地都是背离神的光景中,路得展示了信心和顺服的正面形象,并证明这般的信心会带来祝福。路得记是大卫王身世血统的重要连结;如前所述,路得也出现在弥赛亚的家谱中。

路得记一些其他目的是阐释赎业至亲10的真理;即使在连连背离神的时期中仍然有敬虔的余民;以及神对那些凭信心与祂同行的人所彰显的信实。由于路得是个外邦人,本书也说明神愿意带领外邦人进入神的家庭。

当我们反思神毫不掩饰地爱一个摩押人时,我们或许会感到惊讶。但是路得对所嫁入的以色列家庭忠心耿耿,以及委身凄凉的婆婆,使她成为真以色列女儿,配得做大卫的祖先。她也显明一真理,就是一个人能参与神将来到的国度,不是借着血统和出身,而是借着「信服真道」(罗1:5),在生活中服从神的旨意。她可以成为大卫的祖先,表示万国可以加入大卫的儿子的国度11

关键字:

亲族(14次),赎(9次)。思想上的关键词应该是赎业至亲

钥节:

1:15-17 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他本国和他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 16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17 你在那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与我。」

3:11-13 女儿啊,现在不要惧怕,凡你所说的,我必照着行;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 12 我实在是你一个至近的亲属,只是还有一个人比我更近。 13 你今夜在这里住宿,明早他若肯为你尽亲属的本分,就由他吧!倘若不肯,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必为你尽了本分,你只管躺到天亮。」

钥章:

第一章是钥章,因为本章显示路得做出信心的决定,承诺要委身和拿俄米在一起。这个决定使她得到救赎。

第四章是另外一钥章,因为在本章中路得从一位贫穷的寡妇,借着赎业至亲得到婚姻和财富。

重要人物:

路得、拿俄米、波阿斯。

路得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在旧约,如果人或地产被卖而受束缚,只有所谓赎业至亲goel(「至亲」)达成一些要求后,才可赎回。这完全说明救主的救赎工作。goel必须是:

1. 被赎者的血亲(亲族)(申25:5,7-10;约1:14;罗1:3;腓2:5-8;来2:14-15)。

2. 付得起赎价(比较2:1;彼前1:18-19)。

3. 有意愿赎回或肯付赎价(比较3:11;太20:28;约10:15,18;来10:7)。

4. 本身是自由的,就像基督没有罪,不受罪的咒诅(林后5:21;彼前2:22;约壹3:5)。

大纲:

I. 路得的决心和返回(1:1-22)

A. 她的背景(1:1-5)

B. 她的抉择(1:6-18)

C. 抵达伯利恒(1:19-22)

II. 路得收割的权利(2:1-23)

A. 她拾取麦穗的权利(2:1-3)

B. 她拾取麦穗的结果(2:4-7)

C. 她拾取麦穗的报告(2:17-23)

III. 路得的请求(3:1-18)

A. 拿俄米的建议(3:1-4)

B. 路得的执行(3:5-9)

C. 波阿斯的同意(3:10-18)

IV. 路得的回报(4:1-22)

A. 一个丈夫(4:1-12)

B. 一个儿子(4:13-17)

C. 一个系谱(4:18-22)

母耳记上(士师到君王的过渡)

作者:

撒母耳记上、下的作者并无法准确地确认。犹太法典的传统认为这二卷书的作者是撒母耳。虽然撒母耳记上、下书名取自书中前面数章主要人物-先知撒母耳,然而先知不可能写撒母耳记上全书,因为第廿五章记载他的死亡。不过撒母耳记上10:25确实指出撒母耳写了一本书;此外,历代志上29:29表明拿单和迦得所记的事件,也载在撒母耳记中。

年代:

主前930年和稍后的年代。

书名:

原先在希伯来圣经中,撒母耳记上、下是合在一起的一卷书。这二卷书描述以色列早期君王的历史。基本上撒母耳记上是关于扫罗的事情,而撒母耳记下是关于大卫王的历史。撒母耳记上、下以先知撒母耳为书名,从士师到建立君王政治过渡期间,撒母耳是神所使用的人。

虽然撒母耳记原为一卷书,但七十士译本(旧约的希腊文翻译本)的译者将此书分成上、下二卷。耶柔米(Jerome)(拉丁文的武加大译本)和现代版本都使用这样的分卷。不同时期有不同书名,有「王国一书和二书」(七十士译本),「国王记上、下」(武加大),「撒母耳记上、下」(希伯来传统和现代版本)。

主旨与目的:

撒母耳记上开始以撒母耳的诞生和在圣殿所受的训练,描述这位伟大神人如何以先知、祭司,和最后一位士师的身分带领以色列。撒母耳领导期间,以色列百姓要像列国一样,要求有王。在神的指示下,撒母耳膏立扫罗为第一位王。不过扫罗由于不顺服而被神拒绝。又在神的指示下,撒母耳膏立大卫这位合神心意的人,取代扫罗成为以色列的王。本书其余部分描述妒忌发狂的扫罗和敬虔的大卫之间的争战。

撒母耳记上接续以色列的历史,撒母耳紧接着士师记的参孙之后(比较士师记16:31)。本书记载国家领导权的过渡是从士师到君王,从神权政治到君王政治。以色列不愿意让耶和华统治他们的生活,各人任意而行,以为君王政治能带来国家稳定,因为百姓情愿追随一位属世的国王。「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8:7)。

撒母耳记上中的百姓吵着要一位属世的王,是拒绝神自然的结果(8:7)。神早已计划要赐以色列一位王(见创49:10;申17:14-20),但百姓坚持要自己所选的王,而不愿等待神所赐的王……。主拒绝扫罗,因为他没有学会「听命胜于献祭」(15:22)。他个性变得精神不稳、发狂善忌、愚蠢且邪恶。大卫阐释了「耶和华不像人看人」(16:7)的原则。主建立了大卫王朝,因为大卫的顺从、智慧、信靠神。12

以历史而言,撒母耳记上其主要目的之一乃是记载大卫王朝的属神根源。

关键字:

思考上,关键字是过渡;但用法上,膏(立)(7次)和厌弃(7次)乃是过渡期间的二个重要关键字。

钥节:

8:6-7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13:14 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15:22-23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23 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钥章:

第八章,特别是第十九至廿二节,记载以色列百姓可悲的抱怨,他们要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他们,统领他们,为他们争战。此处,主答复他们的请求,告诉撒母耳要为他们立一位国王,而先知肩负起他的职责,成为立王的人。

第十五章是另一钥章,本章记载由于扫罗的不顺从和顽固,因此王的权柄就从扫罗转给大卫(比较15:23)。

第十六章是另一钥章,记载拣选和膏立大卫。

重要人物:

先知撒母耳,不顺服的扫罗王,牧羊人大卫。

撒母耳记上中所呈现的基督:

撒母耳是一幅有趣的基督画像,他是先知也是祭司,虽然不是王,但是他是一位士师,神使用他来开启新的时代。

弥赛亚字面上的意思是「受膏者」;圣经中,撒母耳记是第一卷使用受膏者一词(2:10)的书卷。此外,在大卫身上我们发现弥赛亚的基本画像和期待。大卫出生在伯利恒,是一位牧羊人,后来统治了以色列;透过大卫王朝成为弥赛亚王的先驱。在新约中,基督被描述为「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1:3)。

大纲:

I. 撒母耳,最后一位士师(1:1-8:22)

A. 呼召撒母耳(1:1-3:21)

B. 委任撒母耳(4:1-7:17)

C. 撒母耳关心之事(8:1-22)

II. 扫罗,第一位王(9:1-15:35)

A. 拣选扫罗(9:1-12:25)

B. 弃绝扫罗(13:1-15:35)

III. 大卫,下一位王(16:1-31:13)

A. 大卫,牧羊人,被拣选和受膏(16:1-23)

B. 大卫,击杀巨人者,受扫罗召见(17:1-58)

C. 大卫,约拿单的朋友,但为扫罗厌弃(18:1-19:24)

D. 大卫,逃难者,被扫罗追杀(20:1-26:25)

1. 约拿单保护大卫(20:1-42)

2. 亚希米勒保护大卫(21:1-9)

3. 亚吉保护大卫(21:10-15)

4. 大卫和随从(22:1-26:25)

E. 大卫逃往非利士(27:1-31:13)

1. 大卫作非利士的仆人(27:1-28:2)

2. 扫罗求问隐多珥的女巫(29:1-11)

3. 非利士人排除大卫(29:1-11)

4. 大卫摧毁亚玛力人(30:1-31)

5. 非利士人和扫罗的死亡(31:1-13)

母耳记下(大卫的王朝;国家的扩张)

作者:

参见撒母耳记上的说明。

年代:

主前930年和稍后的年代。

书名:

参见撒母耳记上的说明。

主旨与目的:

撒母耳记下没有中断以色列王国的故事,本书继续以色列王国的开始;开头是扫罗的过世,接着是大卫的掌权。本书涵盖大卫四十年的统治(5:4-5),描述他统治期间的胜利和悲剧,其中包括他犯了奸淫和谋杀的罪,以及犯此罪对家庭和国家所造成的后果。撒母耳记下记述大卫的统治,主旨是「罪如何使胜利变成灾难」。扫罗建立了王国,大卫扩张了王国。扫罗的王国脱离士师时代,给了以色列稳定,而大卫的统治带来成长和扩张。圣经一贯的方式是直言无隐,述说领导人物的长短处;本书则描绘大卫王生命的好、坏和丑陋。

关键字:

大卫的名字出现大约267次(NASB),他的名字无疑就是关键字。

钥节:

7:12-16 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 13 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14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责打他,用人的鞭责罚他。 15 但我的慈爱仍不离开他,像离开在你面前所废弃的扫罗一样。 16 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原文作你)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12:12-14 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 13 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 14 只是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故此,你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

钥章:

第五章是钥章,本章叙述大卫作王统治全以色列。不过十一到十二章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二章,这二章记载大卫犯罪,得罪了拔示巴和她的丈夫乌利亚,后来先知拿单斥责大卫,最后大卫犯罪的结果是惩戒临到大卫的家中。

重要人物:

大卫、拔示巴、拿单、押沙龙、约押、暗嫩、亚希多弗。

撒母耳记下中所呈现的基督:

除了大卫的罪外,他预表基督是以色列的王。在本章中,神和大卫立约,最后应验在基督身上。

大纲:

撒母耳记下很自然地可以分为三部分:大卫的胜利(1-10),大卫的过失(11),大卫的灾难(12-27)

I. 大卫的胜利(1-10)

A. 国王登基(1:1-5:6)

B. 王国的巩固(5:7-6:23)

C. 关乎王国的约(7:1-29)

D. 国王的征服(8:1-10:19)

II. 国王的过失(11:1-27)

A. 国王犯奸淫之罪(11:1-13)

B. 国王计谋杀人(11:14-27)

III. 国王的灾难(12:1-24:25)

A. 家中的灾难(12:1-13:36)

B. 王国的灾难(13:37-24:25)

王纪上(大卫的死亡;王国的分裂)

作者:

作者不详,不过犹太人认为作者是耶利米。如莱理(Ryrie)指出:

不论作者或编辑是谁,他用了些史料(11:41;14:19,29)。他可能是流亡当中的一位,住在巴比伦,可能是不知名的人士,或者是以斯拉、以西结,或者耶利米(虽然耶利米以外的人写了列王纪下的最后一章,因为耶利米很显然是在埃及过世,而非巴比伦;耶43:6-7)。13

年代:

年代约主前550年。列王纪下最后记载的事件是约雅斤脱了囚服,约发生约雅斤被囚的第卅七年(主前560年)。因此列王纪上、下的写作年代不可能在这事之前。主前538年,犹太人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不可能发生在列王纪上、下写作期间;如果真有归回这事发生,作者应会提及。列王纪上、下的最后完成时间可能介于主前560到538年之间。14

书名:

列王纪上、下原为一卷书(如同撒母耳记上、下和历代志上、下),希伯来传统(Melechim)简单称之为「列王」。列王纪上、下书名取得贴切,因为这二卷书追溯以色列和犹大列王的历史,时间从所罗门时代到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列王纪上记载主前853年亚哈谢登基后就突然结束。

主旨与目的:

大卫死亡后(第一到二章),他的儿子所罗门登基。一到十一章追溯所罗门的生活和统治,包括以色列达到荣耀的颠峰,王国的扩张,以及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和王宫。但所罗门晚年,由于外邦嫔妃的不良影响,使他的心偏离,不在圣殿敬拜神,离开了神。

结果,心有偏离的王,身后留下分裂的国。接下来的一百年,列王纪上追溯了二个孪生的历史,分别是二组国王和王国,其中悖逆的百姓,对神的先知和教训,日渐充耳不闻。15

下一任王是罗波安,他丧失了王国的北方。之后,包含十个支派的北国称为以色列,而包含犹大和便雅悯的南国称为犹大。列王纪上最后数章,着重描写亚哈王的恶行,以及公义的先知以利亚谴责亚哈王的恶行和以色列的不顺从。

所以本书主旨显示不顺服如何致使王国的分裂。国家的兴盛有赖于领袖和百姓忠诚守约,就是神和以色列所立的约。列王纪上不仅记载列王的历史,而且证明任何一位国王(和全国)的成功,端看王对神的律法或真理遵守的程度。本书真实阐释「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14:34)的道理。不信守神的约,后果就是国势下滑和百姓被俘虏。

关键字:

关键字是「国」,出现357次(NASB);主要观念是王国的分裂。

钥节:

9:3-7 对他说:「你向我所祷告祈求的,我都应允了。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 4 你若效法你父大卫,存诚实正直的心行在我面前,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谨守我的律例典章, 5 我就必坚固你的国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远,正如我应许你父大卫说:『你的子孙必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6 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不守我指示你们的诫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别神, 7 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使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作笑谈,被讥诮。

11:11 所以耶和华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

钥章:

十一和十二章:十一和十二章是钥章,这二章描述所罗门的死亡和王国的分裂。

其他重要的章节是第三和第四章,这二章是叙述所罗门选择智慧,并以智慧治国。此外还有第八章,行奉献圣殿的礼;以及第十七到十九章,是记载以利亚的伟大事工。

重要人物:

所罗门、耶罗波安、罗波安、以利亚和以利沙、亚哈和耶洗别。

列王纪上中所呈现的基督:

和大卫一样,所罗门是旧约中基督最重要的预像之一,描绘弥赛亚未来在世上的统治。特别是所罗门的名声、荣耀、财富,和尊贵都预表地上国度中的基督。所罗门也以其大智慧,表现出基督来。

大纲:

列王纪上很自然的分为二个部分:合一的王国(1-11),分裂的王国(12-22)。

I. 合一的王国:所罗门四十年的统治(1-11)

A. 所罗门的登基(1:1-3:1)

B. 所罗门的智慧(3:2-4:34)

C. 所罗门的圣殿(5:1-8:66;比较代下2:1-7:22)

D. 所罗门的名声(9:1-10:29;比较代下8:1-9:28)

E. 所罗门的衰败和沦亡(11:1-43)

II. 分裂的王国:二个王国的前八十年(12-22)

A. 分裂的原因(12:1-24)

B. 耶罗波安在以色列的统治(12:25-14:20)

C. 罗波安在犹大的统治(14:21-31)

D. 亚比央在犹大的统治(15:1-8)

E. 亚撒在犹大的统治(15:9-24)

F. 拿达在以色列的统治(15:25-31)

G. 巴沙在以色列的统治(15:32-16:7)

H. 以拉在以色列的统治(16:8-14)

I. 心利在以色列的统治(16:15-20)

J. 暗利在以色列的统治(16:21-28)

K. 亚咍在以色列的统治(16:29-22:40)

L. 约沙法在犹大的统治(22:41-50)

M. 亚哈谢在以色列的统治(22:51-53)

王纪下(离散执意犯罪终有悲惨的结局)

作者:

因列王纪上、下原为一卷书,后分为二,故可参见列王纪上关于作者的讨论。

年代:

约主前550年。因列王纪上、下原为一卷书,故可参见列王纪上关于年代的讨论。

书名:

见列王纪上。

主旨与目的:

列王纪下继续以利亚和其继承人以利沙的故事,但是本书也继续「二组王国的故事」。因此,本书继续追溯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的历史,直到二国被征服和俘虏。以色列在主前722年被亚述攻破,而犹大在主前586年被巴比伦攻破。先知在二国之中,先知不断警告百姓,除非悔改,不然神将会惩罚,列王纪下教导国家执意犯罪终有悲惨的结局。撒母耳记上、下,国家诞生;列王纪上,国家分裂;列王纪下,国家分散。神多年来透过先知吁求百姓之后,如同祂所言,祂的耐心最后转变成管教。由于列王纪上、下原为一卷书,所以此二书有同样的主旨与目的,教导我们不忠诚(不顺服神的律法和背叛)会招来神的管教,以及君王政体的分崩离析。由于二国的王没有凭公义治国,也没有留心神的真理,因此二国都崩塌。

关键字:

二个关键字是「王」,出现400次(NASB),和「先知」,出现34次(NASB)。但是描述内容的关键字眼是离散俘虏,因为本书描述历史的终止,就是君王政体的消失和二个王国的离散。

钥节:

17:18-23 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 19 犹大人也不遵守耶和华他们神的诫命,随从以色列人所立的条规。 20 耶和华就厌弃以色列全族,使他们受苦,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以致赶出他们离开自己面前, 21 将以色列国从大卫家夺回;他们就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作王。耶罗波安引诱以色列人不随从耶和华,陷在大罪里。 22 以色列人犯耶罗波安所犯的一切罪,总不离开, 23 以致耶和华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正如藉他仆人众先知所说的。这样,以色列人从本地被掳到亚述,直到今日。

23:27 耶和华说:「我必将犹大人从我面前赶出,如同赶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弃掉我从前所选择的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说立我名的殿。」

钥章:

许多章皆属钥章:第二章以利亚被接到天上;第四章以利沙为寡妇所行的神迹;第五章乃缦得医治和基哈西的贪婪;第六章亚利沙为仆人的祷告,以及为围困于亚兰的祷告;第十七章以色列失陷和亚述俘虏以色列人(主前722年);十八到十九章西拿基立入侵犹大和希西家的祷告;廿二到廿三章约西亚的复兴、改革和更新;廿四到廿五章犹大失陷,并被掳至巴比伦(主前586年)。

重要人物:

以利亚、以利沙、约西亚、乃缦、希西家。

列王纪下中所呈现的基督:

以利亚很自然想到施洗约翰,基督的先行者(太11:14;17:10-12;路1:17),而以利亚在很多方面让我们想到耶稣基督的传道事工。杰森(Jensen)摘要比较说明他们的事工:

以利亚著名是因为伟大的公开作为,而以利沙卓越则因为行出很多神迹,其中很多是为了个人的需要而行的。以利亚的事奉强调神的律法、审判和严格。以利沙彰显神的恩典、爱和温柔来补充。以利亚像施洗约翰,如雷发声要求为罪悔改的信息。以利沙接续这个信息,表现仁慈的作为,如基督所做,并行神迹来证明先知的话语来自于神。16

大纲:

列王纪下也很自然地可以分为二部分。第一部份是分裂的王国(1:1-17:41),选择描述部分的王,追溯二国的统治,直到北国以色列的离散。第二部分是持续残存的犹大王国(18:1-25:30),追溯南国犹大持续残存之王的统治。

I. 分裂的王国(1:1-17:41)

A. 亚哈谢在以色列的统治(1:1-18)

B. 约兰在以色列的统治(2:1-8:15)

1. 以利亚升天(2:1-11)

2. 以利沙事工的开始(2:12-25)

3. 约兰远征攻打摩押(3:1-27)

4. 以利沙的事工(4:1-8:15)

C. 约兰在犹大的统治(8:16-24)

D. 亚咍谢在犹大的统治(8:25-29)

E. 耶户在以色列的统治(9:1-10:36)

F. 亚她利雅在犹大的统治(11:1-16)

G. 约阿施在犹大的统治(11:17-12:21)

H. 约哈斯在以色列的统治(13:1-9)

I. 约阿施在以色列的统治(13:10-25)

J. 亚玛谢在犹大的统治(14:1-22)

K. 耶罗波安二世在以色列的统治(14:23-29)

L. 亚撒利雅(乌西雅)在犹大统治(15:1-7)

M. 撒迦利雅在以色列的统治(15:8-12)

N. 沙龙在以色列的统治(15:13-15)

O. 米拿现在以色列的统治(15:16-22)

P. 比迦辖在以色列的统治(15:23-26)

Q. 比加在以色列的统治(15:27-31)

R. 约坦在犹大的统治(15:32-38)

S. 亚哈斯在犹大的统治(16:1-20)

T. 何细亚在以色列的统治(17:1-41)

1. 以色列的战败(17:1-6)

2. 以色列的罪(17:7-23)

3. 以色列的离散(17:24-41)

II. 持续残存的犹大王国(18:1-25:30)

A. 希西家的统治(18:1-20:21)

B. 玛拿西的统治(21:1-18)

C. 亚们的统治(21:19-26)

D. 约西亚的统治(22:1-23:30)

E. 约哈斯的统治(代下36:1-4)(23:31-33)

F. 约雅敬的统治(23:34-24:7)

G. 约雅斤的统治(24:8-16)

H. 西底家的统治(24:17-25:21)

1. 背叛巴比伦以及圣殿被摧毁(24:17-25:10)

2. 第三次被掳至巴比伦(25:11-21)

I. 基大利作傀儡省长(25:22-26)

J. 约雅斤在巴比伦被释放(25:27-30)

仔细注意王纪上、下的内容,莱理为我们证明了一个具启发性的对照17,清楚显示一真理,就是执意犯罪终有悲惨的结局。

列王纪上下对照

列王纪上

始于大卫王

开启于所罗门王的荣耀

始于顺服的祝福

开启于圣殿的建造

追溯离弃神的历程

说明众君王领导神的子民失败

引入以利亚

强调主的耐心

列王纪下

终于巴比伦王

结束于约雅斤的耻辱

终于不顺服的咒诅

结束于圣殿的烧毁

描述离弃神的后果

描述领导失败的后果

引入以利沙

证实主对罪必然的惩罚

代志上(圣殿的预备)

作者:

历代志(历代志上、下原本是一卷书)没有指明作者的身分,但是犹太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以斯拉。历代志整卷书的风格一致,表示本书的编辑虽然用多处资料来源,但是只有一位编辑完成最后的版本;资料来源包括撒母耳(代上29:29)、以赛亚(代下32:32),和其他人(代下9:29;15;20:34;33:19)的先知的记载,不过最特别是称为「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代下16:11;25:26)的资料来源。本书内容显示作者是祭司,因为书中着重圣殿、祭司职分,以及大卫和南国犹大神权政治的传承。建造圣殿和行奉献圣殿的礼是以斯拉记和历代志共同的主旨,也支持着以斯拉是本书的编辑者。

年代:

主前450-425年。

书名:

虽然历代志上、下所涵盖的犹太史时期相同,但观点却很不一样。所以尽管内容相似,但历代志上、下不单只是重复,更是对以色列人属灵历史的评论。列王纪提供人的观点,而历代志提供的却是神的观点。

历代志上、下原为一卷书(直到主前180年),本书希伯来书名的意思是「这些日子的话语(事件)」,就是以色列的编年史,从亚当开始,经遭巴比伦俘虏,一直到塞鲁士王下召允许流亡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在某个意义下这是「旧约的缩图」,回溯概述旧约历史。18

当希伯来旧约译成希腊七十士译本时,译者把历代志分成二部分。当时历代志的书名是「遗漏的事情」,指的是撒母耳和列王纪中遗漏的事情。「历代志」这名称源自耶柔米的拉丁武加大圣经(主后385-405年),也就是Chronicorum Liber。耶柔米取这书名有「神圣全史编年」的意思。19

主旨与目的:

历代志上以亚当到扫罗王逝世这段简历开始,其余部分是有关大卫王的统治。历代志似乎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重复,但本书是写给流亡归回的人,提醒他们是来自大卫王室的后裔,神拣选的子民。系谱指出神对大卫的应许来自神对亚伯拉罕的誓约,神要使亚伯拉罕成为大国的父,并藉这个国家祝福万国。本书的主旨是神信实守约。

历代志强调律法的角色、祭司的职分和圣殿。虽然所罗门的圣殿不复存在,但是余民可以借着第二个圣殿和第一个圣殿相连。本书也教导过去对现在是何等的教训。他们不久前被毁灭的原因是背叛神、拜偶像、和外邦人结婚、不团结。很重要的一点,以色列人在放逐之后,再也没有拜过外邦神祇。20

关键字:

关键字是大卫(183次)和大卫的约。

钥节:

11:1-3 以色列众人聚集到希伯仑见大卫,说:「我们原是你的骨肉。 2 从前扫罗作王的时候,率领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华你的神也曾应许你说:『你必牧养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3 于是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是照耶和华藉撒母耳所说的话。

17:11-14 你寿数满足归你列祖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 12 他必为我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 13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并不使我的慈爱离开他,像离开在你以前的扫罗一样。 14 我却要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他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29:11-12 耶和华啊,尊大、能力、荣耀、强胜、威严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国度也是你的,并且你为至高,为万有之首。 12 丰富尊荣都从你而来,你也治理万物。在你手里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强盛都出于你。

钥章:

十七章。鉴于神和大卫的约对所有经文的重要性,并应验在基督身上,撒母耳记下第七章也作同样的揭示,所以本章是极其重要的钥章。

重要人物:

撒母耳记上中其他很显眼的人,如拿单、拔示巴、乌利亚,虽然在本书也很重要,但一如前所述,本书仍是一卷有关大卫的书。

历代志上中所呈现的基督:

在撒母耳记上、下中,提到关于大卫是基督的预像部分,在本书里自然也十分重要。

大纲:

历代志上很自然地分成四个部分:(1)大卫王朝的系谱(1:1-9:44);(2)大卫的兴起或受膏(10:1-12:40);(3)大卫的统治(13:1-29:21);(4)所罗门的登基和大卫的死亡(29:22-30)。

I. 从亚当到大卫的系谱(1:1-9:44)

A. 亚当到亚伯拉罕(1:1-27)

B. 亚伯拉罕到雅各(1:28-54)

C. 雅各到大卫(2:1-55)

D. 大卫到被掳(3:1-24)

E. 十二支派的系谱(4:1-8:40)

F. 耶路撒冷的居民(9:1-34)

G. 扫罗的家族(9:35-44)

II. 大卫兴起和受膏(10:1-12:40)

A. 扫罗的死亡(10:1-14)

B. 大卫的登基(11:1-3)

C. 占领耶路撒冷(11:4-9)

D. 大卫的英雄(11:10-12:40)

III. 大卫的统治(13:1-29:21)

A. 大卫和约柜(13:1-17:27)

1. 大卫把约柜带到基顿:乌撒的死亡(13:1-14)

2. 大卫的名声和战胜非利士人(14:1-17)

3. 大卫抬约柜到耶路撒冷(15:1-29)

4. 大卫的庆祝和安置约柜(16:1-43)

5. 大卫希望建圣殿:大卫的约(17:1-27)

B. 大卫的战争(18:1-20:8)

C. 大卫数点以色列人,有罪了(21:1-30)

D. 大卫预备圣殿(22:1-23:1)

E. 大卫组织利未人(23:2-26:32)

1. 数点利未人和其职责(23:2-32)

2. 把利未人分成廿四组(24:1-31)

3. 委派音乐家(25:1-31)

4. 委任守门人(26:1-19)

5. 委任掌管府库的人(26:20-28)

6. 派任地方长官(26:29-32)

F. 大卫的民政领导人(27:1-34)

G. 大卫最后对百姓和所罗门的指示(28:1-21)

H. 大卫的奉献和敬拜(29:1-21)

IV. 所罗门登基和大卫的死亡(29:22-30)

代志下(圣殿的毁灭)

作者:

如前所述,历代志上、下原本是一卷书。历代志下和历代志上一样,并未指出作者的身分,不过犹太传统认为是以斯拉。本书有一致的观点和风格,因此可能出自一人之作。支持作者是以斯拉,因为本书和以斯拉记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例如详尽篇幅又长的系谱、利未人和圣殿。不论作者的身分为何,他参考数个正式的资料来源,例如:(1)以色列和犹大列王记(27:7;35:27;36:8);(2)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16:11;25:26;28:26;32:32);(3)以色列诸王记(20:34;33:18);(4)列王的传(24:27);(5)先知拿单的书,亚希雅的预言书,易多的默示书(9:29);(6)示玛雅的史记(12:15);(7)易多的传(13:22);(8)先知以赛亚的著作(26:22);(9)何赛的书(33:19);(10)哀歌书(35:25);(11)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所写的诏书(35:4)。

年代:

主前450-425年。

书名:

见历代志上。

主旨与目的:

历代志上和撒母耳记上、下平行,而历代志下继续大卫系谱的历史,和列王纪上、下平行。不过本书为了实际的目的,忽略北国,因为北国背离上帝,没有任何敬虔的王仿效大卫。相形之下,历代志下着重效法大卫生命型态的国王。一到九章描述所罗门统治时期建立了圣殿。十到卅六章追溯南国犹大的历史,直到耶路撒冷的毁灭,百姓流放到巴比伦。因此,本书以更大的篇幅更详细地描述为国家带来复兴和革新的王,如亚撒、约沙法、约阿施、希西家,和约西亚。

如前所述,历代志回顾一些和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相同的历史,不过历代志有不同的观点为要强调:在历代志上,大卫是主角,而在历代志下大卫家族是中心。国家历史,列王纪以君王的角度描述,而历代志国则从祭坛(圣殿)的角度。列王纪的中心是王宫,但历代志的重心是圣殿。列王纪着重政治历史,而历代志注重以色列历史的宗教或属灵的原理。

历代志不仅是历史的纪录,也是神对大卫王朝的属灵特性的注解。因此,历代志注重南国犹大,因为南国有复兴及大卫后裔敬虔的王,而这也是根本忽略北国的原因,因为北国没有敬虔的王。

关键字:

本书时常提到神的殿和祭司。因此主要观念是「犹大祭司的观点」。

钥节:

7:14 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16:9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

也见1:1;5:1;36:14,17-18。

钥章:

就阐释7:14的应许而言,有多章内容是敬虔的王进行革新都是钥章。特别是卅四章以及约西亚的改革,期间发现了律法书,读给众人听,并要遵守祂的诫命。

重要人物:

约西亚、罗波安、所罗门。

历代志下中所呈现的基督:

大卫的国位被摧毁,但是大卫后裔仍继续存在。谋杀、背叛、战争、俘虏都危及弥赛亚的出生血脉。不过从亚当到所罗巴伯的历史仍然是清楚和连贯。马太福音一章和路加福音三章的家谱可以得见都应验在基督身上。21

圣殿在历代志下很显著,也是基督美丽的画像(见太12:6;约2:19;启21:22)。

大纲:

I. 所罗门的统治(1:1-9:31)

A. 所罗门的登基典礼(1:1-17)

B. 所罗门的圣殿(2:1-7:22)

C. 所罗门的名声(8:1-9:28)

D. 所罗门的死亡(9:29-31)

II. 犹大的王(10:1-36:21)

A. 罗波安(10:1-12:16)

B. 亚比雅(13:1-22)

C. 亚撒(14:1-16:14)

D. 约沙法(17:1-20:37)

E. 约兰(21:1-20)

F. 亚哈谢(22:1-9)

G. 亚她利雅(22:10-23:15)

H. 约阿施(23:16-24:27)

I. 亚玛谢(25:1-28)

J. 乌西雅(26:1-23)

K. 约坦(27:1-9)

L. 亚哈斯(28:1-27)

M. 希西家(29:1-32:33)

N. 玛拿西(33:1-20)

O. 亚们(33:21-25)

P. 约西亚(34:1-35:27)

Q. 约哈斯(36:1-4)

R. 约雅敬(36:5-8)

S. 约雅斤(36:9-10)

T. 西底家(36:11-21)

III. 塞鲁士22的谕令(36:22-23)

斯拉记(圣殿重建和百姓的回复)

作者:

虽然以斯拉记没有指明作者的身分,不过犹太传统(塔木德经)指出以斯拉记、历代志,和尼希米记的作者是以斯拉。近代学者也认为以斯拉是作者,而且他使用了数种文献(例如4:7-16),系谱(例如2:1-70),和个人回忆录(7:27-9:15)作为资料来源。在武加大(拉丁文圣经),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的书名是以斯拉一书和二书(1 and 2 Esdras),而英文次经的以斯拉一书(1 Esdras)在武加大被称为以斯拉三书(3 Esdras)。

以斯拉是以斯拉记主要篇幅的主角,这点更支持他是本书的作者。他参与本书一到十章和尼希米记八到十章所描述的事件中,这几章都以第一人称写成。

传统上认为以斯拉创立了大会堂,而旧约在大会堂中完成。另一个传统认为他收集圣经上的书卷,使这些书卷成为一个单元;而且他开创会堂的敬拜的形式。23

年代:

以斯拉记在主前457至444年间写成。

虽然有人主张本书年代在主前330年左右,但是本书语言和第五世纪埃及的艾利番丁(Elephantine)中犹太社区的亚兰文蒲草纸抄本相似,因此学者主张本书的年代应更早,是在以斯拉活着的时候写成的(以斯拉生活在尼希米的时代,尼8:1-9;12:36)。以斯拉在主前456(当10:17-44的事件发生时)至444年间完成本书,尼希米也在此时来到耶路撒冷。24

书名:

古代希伯来圣经把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当成一卷书,称之为「以斯拉之书」。现代的希伯来圣经分成二个部分,就是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和我们的英文圣经所划分的一样。此外,约瑟夫(Josephus)(Against Apion 1.8)和耶柔米(Preface to the Commentary on Galatians)也认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一卷书,不过这不是所有的人的看法。

……有证据显示这二卷书原本是分开的。以斯拉记二章和尼希米记七章的名单基本上相同。此一证据不利二书原本是一卷的看法,因为同一卷书上重复同样的名单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第一部作品的书名取自书中后半部主角以斯拉,而他也出现在尼希米记的第八章和第十二章。25

主旨与目的:

就历史观点而言,以斯拉记继续历代志下结束的故事,追溯犹太人从放逐之地巴比伦归回耶路撒冷,及重建圣殿的历史。就属灵和教义的观点而言,以斯拉记展现神如何实现祂的应许,在放逐七十年之后,照着先知所宣称的一切,让祂的子民回到应许之地。如同历代志,身为祭司的以斯拉,教导圣殿的重要性,并教导身为神子民的以色列百姓如在何敬拜圣殿;如此一来,生命就会蒙受祝福。本书始于波斯王塞鲁士谕令允许余民返回耶路撒冷。百姓热切开始重建圣殿,但工程却因为北方仇敌的拖延,迟了十八年。最后大利乌谕令让他们完成这项工程(见以斯拉记1-6章)。七到十章描述祭司以斯拉返回耶路撒冷,教导百姓律法,并且革新国家的属灵生命。

主旨可以总结为所罗巴伯和以斯拉带领余民归回耶路撒冷,及其属灵、道德,和社会的回复。

关键字:

关键字是「耶路撒冷」,出现四十八次,和「(圣)殿」,出现廿五次,和返回故土和耶路撒冷圣殿的观念一致。

钥节:

1:3 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

2:1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到巴比伦之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6:21-22 从掳到之地归回的以色列人和一切除掉所染外邦人污秽、归附他们、要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人都吃这羊羔, 22 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七日;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王的心转向他们,坚固他们的手,作以色列神殿的工程。

7:10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钥章:

钥章包括(1)第一章,塞鲁士谕令准许余民返回耶路撒冷。(2)第三章,圣殿根基完成。(3)第六章,圣殿落成和行奉献圣殿的礼,以及守逾越节。(4)七到九章,以斯拉带领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以及以斯拉的祷告。

重要人物:

塞鲁士(下诏准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的波斯王),以斯拉(祭司和文士),耶书亚(大祭司),所罗巴伯。

以斯拉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叙述神如何持守应许,领祂的子民回到故土,以彰显神守和大卫的约及应许,存留其后裔,使弥赛亚成为大卫的子孙。

大纲:

以斯拉记分成二个部分:早期由所罗巴伯所带领的归回耶路撒冷,和恢复圣殿(1-6);晚期由以斯拉所带领的归回耶路撒冷,以及百姓的革新(7-10)。或者本书可以分成:

I. 恢复;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次归回耶路撒冷(1-6)

A. 塞鲁士的谕令(1:1-11)

B. 百姓的人口普查(2:1-70)

C. 圣殿重建开始(3:1-13)

D. 反对(4:1-24)

E. 重建重新开始(5:1-6:12)

F. 圣殿完成(6:13-22)

II. 百姓的革新;以斯拉带领下的归回(7:1-10:44)

A. 返回耶路撒冷(7:1-8:36)

B. 耶路撒冷的复兴(9:1-10:44)

希米记(耶路撒冷城的重建)

作者:

因为一章一节:「哈迦利亚的儿子尼希米的言语如下」,因此有学者认为尼希米记的作者是尼希米,但是很多人相信证据建议以斯拉才是尼希米记的作者,他使用尼希米的回忆录和第一手报导,仿佛引用尼希米。另一方面,很多学者相信尼希米编写此书,因为书中许多内容是以第一人称记述他回到耶路撒冷时的情况(1-7章;12:31-13:31)。26鉴于以斯拉第二章和尼希米记具有相似之处,也让人不解为何同一作者会在同一卷书中重复同样的材料。

年代:

历史背景是古希伯来以斯拉-尼希米记的后半部分,这意谓着本书的写作年代是主前445年到425年。

书名:

虽然以斯拉和尼希米原为一卷书,但本书后半部,取名自主角尼希米。尼希米和以斯拉同时代,是给波斯王作酒政的的斟酒者。尼希米的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慰问或安慰」。

主旨与目的:

尼希米记继续犹太人放逐归回之后的历史。尼希米放弃给波斯王亚达薛西作酒政的职位,成为耶路撒冷的省长,并带领百姓重修城墙。以斯拉和尼希米同时代(见尼8:2,9),二人都是属神的人,不过在不同的岗位上服事耶和华。以斯拉是祭司,负责归回余民的宗教恢复;尼希米是个平信徒,担任政治上省长的职位,负责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

尼希米记也为要显明,在以色列民流放多年之后,神要在其故土上建立他们。在尼希米的带领下,五十二天内完成当初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次归回之后,经过九十四年都未能完成的事情。借着顺服的信心,他们胜过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27

关键字:

虽然重建城墙是本书的关键,然而其他关键字尚有「城墙」、「墙」、「墙垣」,出现卅三次之多,「建造」、「修造」、「重建」等出现廿次以上。

钥节:

4:6 这样,我们修造城墙,城墙就都连络,高至一半,因为百姓专心做工。

6:15-16 以禄月二十五日,城墙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 16 我们一切仇敌、四围的外邦人听见了便惧怕,愁眉不展;因为见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神。

8:8 他们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钥章:

钥章包括:(1)一到二章,尼希米的祷告和神的回答。(2)三到七章,城墙的修造,反对势力,和完成。(3)第九章,百姓的告白和约的重申。

重要人物:

尼希米,亚达薛西,参巴拉,以斯拉。

尼希米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尼希米无疑描绘基督一颗愿意的心,离开崇高的地位,好从事修复的工作。此外,以达薛西的谕令标示出但以理七十个七预言的起点,虽然七十个七切分的时间不定,但弥赛亚再来的倒数计时,却是开始了(但9:25-27)。

大纲:

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相似,也分成二个明确的主旨:(1)重建城墙(1-7);(2)百姓的复兴(8-13)。

I. 重建城墙(1-7)

A. 预备重建(1:1-2:20)

B. 重建(3:1-7:73)

II. 百姓的回复(8:1-13:31)

A. 约的更新(8:1-10:39)

B. 百姓服从约(11:1-13:31)

斯帖记(受保护的上帝子民)

作者:

本书没有提示作者的身分,不过不论作者是谁,必定非常了解波斯文化。本书内容显示事件发生时,作者在场,因为他在描述事件时,如同一位亲眼见证人。作者可能是位犹太人。有学者认为以斯拉或尼希米是本书的作者,但是没有具体证据支持这样的看法。28

年代:

以斯帖记中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以斯拉记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之间,即所罗巴伯带领第一次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和以斯拉带领第二次之间。以斯帖记的写作年代在主前470年到465年之间,亚哈随鲁王在位后期(见10:2-3),或在他的儿子亚达薛西王在位的期间(464-424)。

书名:

本书取名自书中主角,其希伯来名字是Hadassah(哈大沙;桃金娘),后改为波斯名字Ester(以斯帖),意思可能是「星星」。

主旨与目的:

以斯帖记叙述一位美丽犹太女子的故事,这位犹太女子被波斯王亚哈随鲁选为皇后。当哈曼图谋杀害所有犹太人时,皇后以斯帖的堂哥末底改说服以斯帖拯救她的同胞。以斯帖冒着自己生命危险,向国王陈情,拯救了犹太人。本书虽然没有出现神的名字,但是本书的主旨与目的显示神眷顾患难和逼迫中的子民。

关键字:

关键字是「犹太人」,出现四十四次。因此观念上,关键用词是「眷顾」,神的眷顾表现在照顾犹太人。

钥节:

4:14 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8:17 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犹大人都欢喜快乐,设摆筵宴,以那日为吉日。那国的人民,有许多因惧怕犹大人,就入了犹大籍。

钥章:

钥章包括:(1)第三章,哈曼说服亚哈随鲁王下谕旨灭绝犹太人。(2)六到七章,尊荣末底改,哈曼被挂。(3)第八章,谕旨逆转,拯救犹太人。(4)第九章,犹太人胜利的防卫,以及开始普珥日。

重要人物:

以斯帖,哈曼,末底改,Xerxes(亚哈随鲁,波斯王的希伯来的名字)。

以斯帖记中所呈现的基督:

以斯帖多处符合基督的画像,如她愿意赴死以拯救同胞,并且为同胞代求。此外,我们也看到神如何持续不断地眷顾和保护犹太人;透过犹太人,祂赐下弥赛亚。

大纲:

以斯帖可以很容易地分成二个部分:(1)犹太人遭遇的危险或威胁(1-3),和(2)犹太人获得拯救或胜利(4-10)。本书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神子民遭遇的危险(1-3),(2)神仆人的决定(4-5),和(3)神子民获得拯救(6-10)。

I. 犹太人遭遇的危险(1:1-3:15)

A. 选择以斯帖为皇后,代替瓦实提(1:1-2:23)

B. 哈曼图谋杀害犹太人(3:1-15)

II. 犹太人获得拯救(4:1-10:3)

A. 以斯帖为犹太人所做的决定(4:1-5:14)

B. 哈曼的失败(6:1-7:10)

C. 亚哈随鲁王的谕旨和末底改(8:1-17)

D. 击败犹太人的仇敌(9:1-19)

E. 普珥日(9:20-32)

F. 抬举末底改在朝的功绩和高升(10:1-3)


8 图表的一些观念是取自A Popular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by Norman L. Geisler, Baker Book House, Grand Rapids, 1977, p. 83;以及Talk Thru The Bible, by Bruce Wilkinson and Kenneth Boa, Thomas Nelson Publisher, Nashville, 1983, p. 47-49.

9 Wilkinson and Boa, p. 59.

10 译注:原英文作Kinsman-Redeemer,和合本作「至近的亲属」,只是无法呈现「救赎」的意义,故采吕振中译本之译法,即「赎业至亲」。

11得自NIV Study Bible, Zondervan, 1985,电子版本的解释。

12 Wilkinson and Boa, p. 72.

13 Charles Caldwell Ryrie, Ryrie Study Bible, Expanded Edition, Moody, 电子媒体。

14 John F. Walvoord, Roy B. Zuck, Editors,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Victor Books, Wheaton, 1983,1985, 电子媒体。

15 Wilkinson and Boa, p. 84.

16 Irving, L. Jensin, II King with Chronicles, A Self-Study Guide, Moody, p. 20.

17 Charles Caldwell Ryrie, Ryrie Study Bible, Expanded Edition, Moody, Chicago, 电子媒体。

18 Ryrie.

19 Wilkinson and Boa, p. 100.

20 Wilderson and Boa, p. 101.

21 Wilkerson and Boa, p. 110.

22 译注:中文和合本亦有将「塞鲁士」译作「古列」的版本,皆为英文中的Cyrus。

23 Wilkerson and Boa, p. 117.

24 Ryrie, 电子媒体。

25 John F. Walvoord, Roy B. Zuck, Editors,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Victor Books, Wheaton, 1983,1985, 电子媒体。

26 Walvoord/Zuck, 电子媒体。

27 Wilkerson and Boa, p. 125.

28 Walvoord/Zuck, 电子媒体。


Related Topics: Introductions, Arguments, Outlines

Report Inappropriate Ad